- 鐵壺之家,10年品質保證!
-
- |
- 支付方式
- |
- 客服熱線 :
- 400 - 607 - 9898
日本是個貧銅國家,然而日本這個民族在手工藝方面,確實又有著獨特的優勢,在鑄造銅藝方面,誕生了享譽世界的高岡銅器。那么高岡銅器的歷史是怎樣的,本文就帶你了解下高岡銅器的發展史。
平安時代末期,河內國丹南郡的真繼家壟斷了日本的銅器鑄造行業。大致位于今天的大阪府東部附近。
他們家專用鑄物師,在古代被稱作“河內鑄物師”鑄造的銅器、金工在日本已然是當世無雙。連日本第一大佛像——奈良大佛,應當也是出自他們之手。
隨著平安末期的戰亂,河內鑄物師逐漸流散四方,并且在各地相繼各自繼續從事鑄造行業。他們流散各地,傳承著日本古代鑄物的薪火。至今高岡鐵壺世家畠春齋也是緣起于河內鑄物師之手。
到來戰國時期,加賀地區的藩主——犬千代前田利長在慶長14年(1609年)建造高岡城、為了發展高岡成,他從礪波郡西部金屋邀請七位鑄物師,并且為他們開設了有5000坪土地的工廠。
此后,進入到江戶時代,在加賀藩主的保護下,高岡開始走向以工商業為中心的城市。
高岡城市的發展,與金屋町的鑄造業一起共同繁榮,成為日本屈指可數的鑄物產地,在能登半島聚集的鑄物師占全國第一。
高岡的鑄物,分幾種
首先是日用的鍋、釜、鍬、鋤等。
另一種是佛具。
隨著佛教的興盛,佛具逐漸滲透到民間。
使得高岡銅器頗具盛名,銅器產業也越發的繁榮起來。
隨著江戶時代的商業繁榮,高岡銅器產業的經銷渠道越發開闊,銷路擴大至日本全國。
在幕府末期的嘉永末年(1854年)開始在橫濱與外國人進行貿易交易。
隨著明治維新的現代化進程,整個社會產業面臨翻天覆地的變化,此時對于高岡銅器是個極大的考驗。在這個千年變局之中,高岡銅器幾經沉浮。
首先他們召集因廢刀令而失業的金澤、富山的雕刻師來高岡做高技術雕金。
隨之制作出許多以前沒有過的出色作品。這些作品,在1873年維也納世博會,技驚四座,享譽世界。
同時,高岡銅器開始反思,當地手工藝人積極進行技術革新,他們創建了富山縣工藝學校,富山縣工業協會加深對設計創新的指導,對從事高岡銅器的青年組織進行工藝技術的研究與產業升級:
明治27年(1894年)鑄造工廠第一次使用動力資源,
明冶28年(1895年)使用黑鉛制的坩堝(熔化罐)使溶解作業變得更加容易,鑄造企業也逐漸增加。
明治36年(1903年)設置新式溶解爐?送風機等,
明治40年(1907年)引進黃銅研磨機,工廠設備也更接近于近代化。
在1908-1909兩年中,高岡銅器還進行了如下內容的試驗。
①鑄模的研究
②溶解的改良
③合金法
④鑄物研磨法的改良
⑤銅器著色法
⑥焊接法的改良等等。
經過銅器制造加工的各個部門的新研究,生產技術也更加進步。也是從這個時期開始加工工序的分工,確立批發商的家內制工業體制。使得高岡銅器這一傳統工藝,成功帶著傳統,走向現代。實現了東西方技術與技藝的完美融合。
大正2年(1913年)在高岡開設了富山縣工業試驗場。政府大力支持高岡的銅器發展。明確“以銅器、漆器的改良和發展為目的”的近代化目標。此外,在行業中成功地實現生型鑄造的實用化,并發展到批量生產期。
在一路浮浮沉沉中,到昭和11年(1936年),高岡銅器的生產,迎來了頂峰。
大正(1912年~)到昭和20年(1945年)的期間,在全世界發生政治經濟的變動中,明治末期開始了加快技術革新的步伐,為了配合這種步伐,以批發商為中心的分工制也進入了新的時代。
昭和七年,高岡的工匠們,還鑄造了日本第三大佛像,焚毀于戰亂中的高岡大佛。
但是,由于1937年日本發起的對外擴張戰爭,日本國內開始禁止使用銅、鐵等金屬,為軍需征用,高岡的銅器行業也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。
戰后,高岡銅器百廢待興,在朝鮮戰爭期間,銅價飛漲,因此只能用銅鋅合金和鐵等制作工藝品。
到昭和30年代(50年代)日本通過出口實現經濟振興。銅器出口變得頻繁,鐵器制作的工藝品生產也隨之增產,銅器的生產額總算回到了戰前的水平。
進入昭和40年代(60年代)高岡銅器,再一次進入了高速增長期,這一時期日本經濟欣欣向榮,隨著禮品需求的增加,使銅器、鐵器的銷路也隨之增大。
為對應增產,促進了新技術的需求。
銅器制作有殼型鑄造法、氣體模鑄造法、脫蠟鑄造法等
鐵器則引進制模機。
使用銅鋅合金制作時,則采用金屬模鑄造法、轉鑄模鑄造法。
隨著工廠的擴張而遷移到近郊和工業團地。
今日的高岡銅器,無論是銅的冶鑄,造型工藝的制作,抑或是設計創意上,在銅器領域已然走在世界領先的位置。
它保留了傳統手工藝品的靈氣,兼容了現代的工藝技術,也包含了現代設計師的創意設計。高岡銅器匠人們創新非常大膽,許多東西都極富有現代感,而它的工藝,線條,紋飾,卻又能找到古物身上的那一絲韻味。
平滑細致的鑄體,耐人尋味的色澤,精致的紋理和造型以及充滿動感的曲線,令人一見鐘情,愛不釋手。
從小到可以納入掌中的文具,到香爐、花瓶、茶器、佛具、燈籠及梵鐘,以至供奉瞻仰的大佛,獨具匠心的工藝在優美中更賦予了銅器以生命。
插花、品茗、聞香,感悟歲月流淌和心靈躍動,此刻的她已不再是金屬,是極致優雅的物我升華!